一生捐献千亿,晚年被病痛所困想换间病房,却被通知“级别不够”

都说百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百年屈辱史,除了清政府签订的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外,我们单单从文物百年流失的现状中也能体会到一番。比如日本各大博物馆中就收藏了200万余件中国文物,高达1.3万余张敦煌珍贵文物目前都在英国。

而根据有关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在100年近代史中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分别流向了海外的诸多国家。看到这里,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会不会突然感觉到痛呢?伴随着文物的不断外流,当时很多在国外生活学习的中国人,同时也加入了挽救文物的行列中,这些爱国人士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挽回了损失,也挽回了尊严,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张伯驹先生。

一、一生执着于文物收藏

张伯驹先生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盐业银行的董事长张镇芳,而他的表叔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的袁世凯。这种身份和家庭背景注定他长大后,要么成为赫赫有名的政治家,要么就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可是张伯驹偏偏就对金融和政治毫无兴趣,反而是一心放在了古玩字画研究上。

虽然他的行为在当时被人认为是离经叛道和玩物丧志,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对文物的喜爱。由于家境殷实,家族地位较高,加之他在文物研究上的造诣日渐深厚,在张伯驹30岁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规模庞大的文物收藏,其中不乏各种千金难求的稀世珍品。

就这样,张伯驹把文物鉴定收藏当作了自己的事业去做,而且也十分重视文物的收集、保护和海外文物流失的抢救工作,算是民国时期文物收藏保护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1949年10月1日,张伯驹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一件事发生了,他把大半生收藏的珍贵文物几乎一股脑地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其中堪称国之重器的无价之宝数不胜数。据专家估计,张伯驹先后捐献的各种文物价值保守估计也要在1136亿上下,要用捐献了半个故宫来比喻张伯驹都不过分。

二、文物重于性命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张伯驹不过是个文物爱好者,或者说是收藏专家,他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做出过什么轰轰烈烈、改变历史的事情,好像在乱世之中显得平凡无奇。事实上,张伯驹的一生绝不是风平浪静,也不是平凡的。

时间回到1941年,当时繁华的上海滩发生了一起震惊海内的绑架案,这被绑架的对象就是张伯驹本人,而劫匪之所以劫持他,理由就是对他收藏的《平复帖》心动已久。当时劫匪对外喊出了一口价300万赎金就可以放人,张伯驹的妻子还代表家人和劫匪见了面,不过张伯驹却告诉妻子,动什么都可以,但千万不要动《平复帖》。那么,《平复帖》究竟是何物?为什么会让张伯驹不顾性命之忧都要尽全力去保护呢?

《平复帖》是1700多年前,生活在晋代的文学大家陆机的一幅草隶书法作品,由于书法造诣极高且留世久远,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帖”。张伯驹发现这张书法帖的时候是在1934年,当时它的主人还是著名的收藏大家溥儒。

不过在1936年的时候,溥儒将一张国宝级的书法帖以仅仅1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人,张伯驹听说这件事后既生气又担心,他害怕《平复帖》这样的国宝从此与中国无缘,于是连忙找到溥儒,说自己可以高价买下。可是溥儒张口就是20万,这让身上只有6万的张伯驹很是为难。即便是在张大千的劝说下,溥儒仍旧是不松口。

三、全部上交国家

时间到了1937年,溥儒的母亲因病需要钱救治,张伯驹虽然不想趁人之危,可担心溥儒情急下随便出手,因此主动找到溥儒,以4万元的价格将《平复帖》购入。《平复帖》到张伯驹手里可谓一波三折,这也让他对这件国宝爱不释手,即便是被劫匪绑架,也不让家人去动。后来绑匪看《平复帖》显然搞不到手,为了不让计划落空,就主动降低了赎金,张家也通过贷款将张伯驹救了回来。

在此后的日子里,还有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外国人想要以高价从张伯驹手中将《平复帖》买走,但都被他一一拒绝。新中国建立后,在张伯驹捐献的众多国宝中就包括了这幅著名的《平复帖》,当时国家表示要给他20万元作为奖励,他仍然是谢绝了。就像老先生说的,中国的东西只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可以,钱不钱的根本就无所谓。

结语:

1982年初,为国家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张伯驹因病住进医院,当时他被安排在有8个人的大房间里接受治疗。当时他为了收集保护文物早就散尽了家财,根本没有什么钱住好的病房。眼看84岁高龄的张伯驹状态越来越差,家人们找到院方,希望能换一个单人病房,可却被告知“级别不够”。就这样,2月26日张伯驹先生与世长辞。

文章均采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公益推荐:免费领回家
昌平区燕丹村两只小奶狗求带走

坐标:昌平区,燕丹村 背景:今天早晨在昌平区燕丹村发现两只小奶狗,一公一母求领养 花白色小母狗,黑色小公狗。目测一个月左右,走路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