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4.每只猫都必须学会被驯养第4节(发育阶段)

阅读背景色

    猫咪对待它周围世界的方式至少是在它生命的第一年中发展起来的,但大多数关键的变化发生在最初的三到四个月里。生物学家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正在成长的小猫具有不同的意义。

    在胎儿期,也就是母猫怀孕的第二个月,小猫在很大程度上但并非完全与外界相互隔离。羊水的组成以及胎盘中的血液都反映了母体的环境条件。例如,如果母猫在这一时期吃了味道浓烈的食物,那么小猫可能在断奶后更喜欢同样口味的食物,这显示了它们早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获得了很好的学习能力。在子宫中紧挨着雄性小猫的雌性小猫会吸收它们的一些睾丸素,在之后的社会活动中就会比全是雌性的一窝小猫更具有攻击性。这样的情形很可能只是短期存在的,但更多深远的改变也是可能发生的。就我们对其他哺乳动物的所知,如果母体在怀孕期间处于高度压力之下,它的应激激素可能就会穿过胎盘,进而损害其小猫的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

    在多数新生儿期,从出生到两至三周大,小猫是又聋又瞎的,只能依靠其嗅觉和触觉与母亲建立联系。

    社会化期是从第三周眼耳打开并开始工作时开始的,这让小猫可以开始了解周围的世界,包括去了解照顾它们的人类和它的妈妈。同时,它开始学习走路和奔跑。当它们不睡觉时,小猫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玩耍,起初是彼此打闹,接着逐渐开始玩弄物品。

    少年期的开始是在第八周左右,这与为小猫寻找新家的习惯相一致(除了纯种小猫外,它们的习惯是在第十三周)。到此为止,社会化的敏感期基本上就结束了。少年期结束于性成熟时,一般在七个月到一岁之间;许多宠物猫在第一年年末就会被进行绝育手术。

    对野生小猫来说,它们的母亲能让它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当它们足够大时,它会把刚猎杀的猎物带回巢穴;当它们可以协调得较好时,它就会带回活着的猎物。这给了小猫处理猎物以及寻找出猎物味道的机会。母亲似乎不会主动教它们学会如何处理猎物,它仅仅会将猎物放到它们面前,再任由它们的掠夺本性去接管处理。如果它们表现得毫无兴趣,它可能会通过自己进食来吸引它们对猎物的注意,直到小猫们开始参与进来时它才停下来。当然,这一过程很少会发生在有主的猫身上,除非母猫碰巧是一只熟练的且习以为常的猎手,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小小的血淋淋的“礼物”可能会在它们通往巢穴的路上找到。

    一只猫是否注定会成为一个猎手是小猫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这就发生在其母亲决定给它断奶之时。这一般发生在小猫四到五周大时,但如果猫群较大时(6只或更多)可能会更早一点,也可能发生在母猫身体不适或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管情况如何,都是母猫推动这一过程,因此小猫从不愿意自己断奶。在做出决定的瞬间,母猫开始远离小猫,或者通过躺着或蹲伏,将自己的腹部紧紧贴在地上来封锁自己的奶水通道。果然,小猫开始变得饥饿,它们的体重自出生之后一直稳步增加,但在这几天之后开始减缓甚至停止。饥饿驱使它们对其他可能的食物变得更加好奇。

    在有主人提供食物的家里,新的食物来源应该是特殊的幼猫猫粮。在野外,母猫会将猎物带回巢穴进行解剖,将猎物划分为易咀嚼的小块。小猫们还会持续缠着妈妈要奶吃,但在接下来的两周左右,它会给它们定量配给,迫使它们锻炼自身食用和消化肉的能力。当它们的饮食习惯变化后,它们的内部器官也会随之改变。肉比奶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去消化,因此小猫的肠道两旁都是绒毛,小指状的突起可以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乳糖酶(lactase)是分解乳糖的一种酶,它被能分解肌肉中糖分的蔗糖酶( sucrase)永久取代,于是许多成年猫咪就觉得牛奶较难消化。母猫其实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当小猫在八周左右完全断奶后,母猫可能会自发地偶尔允许它们吮吸一下奶水,这可能是作为一种加强家庭纽带的方式,虽然在家养情况下,它们以后或许都不会再和它一起生活了。

    科学家有时会将断奶的过程描述为母子之间的一场斗争。一种理论支持一类像猫咪这样一生中可以生育多窝幼嶲的动物应该会具有平衡协调其每窝幼嵬存活率的行为方式。例如,超大一窝小猫的需求可能会太过量,进而危害它自己的健康,以及它生育更多小猫的机会。在包括老鼠和草原犬鼠在内的哺乳动物中,生育了大窝幼患的母亲可能会杀死其中最弱小的一只或两只成员,想必是为了确保其余幼蕙的存活。然而,这样的策略从来没有在猫咪中被记录到,虽然多病的小猫可能会被它的母亲所忽视,想必是因为它没有产生诱导它照顾自己的正确信号。

    每一只小猫都必须竭尽全力地生存下去,无论它是不是妈妈最疼爱的那个。如果它没能存活到成年期,它就无法留下任何自己的后代。鉴于母猫倾向于滥交的特点8,即便是同窝出生的小猫也不能确保彼此就一定是同父同母,更不用说和它们下一窝的弟妹之间了。因此它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便它能确定与其同胞是同父同母。因此它不会放弃奶水的诱惑,即便是在会伤害它母亲的情况下。

    一只母猫是无法对其孩子铁石心肠的,毕竟,它无法完全肯定它会有再次生育的机会。因此它会仔细评估它们的需求,在不损害孩子们健康的情况下,让它们饿到愿意去尝试食用肉类。例如,如果它的奶水在它完成给孩子断奶前就短暂枯竭了,它会在断奶结束前,奶水再次出现时喂养它们,这确保了它们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营养。同样,小猫本身也不会在向其母亲讨要奶水上太过激进。因为(在野外)它们还需要妈妈照顾它们好几周的时间,这样妈妈可以教会它们重要的捕猎技巧。此外,如果它的奶水较早就枯竭了,小猫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玩耍上,很可能是因为它们要为学会捕猎做准备。而大多数年幼的动物,如老鼠,它们在饥饿时则玩耍得较少,这可能是为了保存能量,而小猫的玩耍则是为捕猎行为做准备。面对其妈妈所处的困境,这样的小猫会为过早的独立而做好准备。

    玩耍不仅为小猫将来的捕猎行为做好了准备,而且也有利于教会它们与其他猫咪相处。如果家猫还像它们的祖先那样孤立,那么它们就不需要什么社交礼仪了。因为不同个体的接触如果仅局限在简短的求偶和交配行为,以及之后由其母亲来抚养后代的动物身上,那么社交玩耍就会显得简单而纯洁了。对家养小猫来说,与同胞一同玩耍在它们长大后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且再也不会围绕着捕猎行为的因素而转了。

    小猫在大约六周到八周大时,就开始使用一些专门的信号来说服其兄弟姐妹与它们玩耍,比如翻滚到它们的背上(见下页图中的“爬上腹部”(belly-up〕 ),或抬起它们的后腿(“直立”〔 Vertical Stance))。假设这窝小猫一直在一起,由于它们从8周大时就待在一起,所以到十周大时,小猫都将学会对以上每一个行为做出正确的反应。当小猫越来越大时,玩耍将变得更粗暴,有时其中一只小猫还会受伤。为了避免玩耍转变为真正的打斗,小猫将使用一种“玩耍面孔”来表明其友好的意图,尤其是处于那种易受攻击的爬上腹部的情况。它们或许也会使用尾巴的特殊动作来表达玩耍之意,但迄今为止没有科学家能解释这些。年长些的小猫也会以一种特殊信号来表明它们不想玩耍的情况:它们会弓起后背,尾巴向上卷曲,然后跳到地面上。

    如果一窝小猫在正常的归巢年龄后一同离开的话,社交玩耍就会占据小猫越来越多的时间,在9到14周的年龄时达到最高峰。所有的这一复杂性都证实了家猫是被设计成为社会性成年体的,只要不被打断,这个过程可以从它们仅仅几周大开始,一直持续到几个月大为止。

    出人意料的是,我们对于猫咪学习与其他猫进行交流的最佳时间知之甚少。为了揭示猫咪相互交流的敏感期,一些研究人类社会化敏感期的实验也在不断重复,但我们可以假设存在不止一个敏感期,每一个都进行调整以适应小猫自我发现的社会环境。第一个时间周期是小猫出生的前两周,当小猫通过嗅觉形成对它们母亲的依赖之时。

    在生命的前四周里,每一只小猫都在学习如何与它们的兄弟姐妹进行交流;此刻它或许并不需要将其同胞作为个体来加以识别,但可能不久后就需要这么做。小猫们看起来很可能天生就与其他一些同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如果没有其他小猫存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被掩盖掉。因此,一只在一窝小狗中长大的小猫会把其他小狗视为自己的同胞,而它看起来并不“知道”其实自己是一只小猫。然而,如果一只小狗被带入一窝小猫之中,即便小猫们对小狗都十分友好,但小猫们还是更喜欢其他小猫伙伴。

    从第五周开始,小猫显然从其同胞那里学到了很多,尤其是最有效的玩耍方式。如果将不同窝中长大的小猫放到一起,那么它们会比平常玩得更狂野。由人们一手养大的小猫会显得更加笨拙,其中一些极其好斗以至于其他小猫都会主动避开它们。其他的则十分依赖于它们的主人,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它们其实是猫凹。我们还不知道为何一些猫会走向一个极端,而另一些猫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可能猫咪社会化与人类社会化之间的一些重要交流可以帮助猫咪克服对新环境的反应过度,成为一个和谐的个体。由人们一手养大的小猫可能会发展出极端个性,因为它们错过了与其他猫咪之间的这些交流。

    同胞小猫通常比两只完全不相关的猫咪更能形成强大的联系。1998年8月和9月,我和一个学生通过记录猫咪寄养所里成对猫(在家中养了一对猫咪的人常常会在寄养猫咪时要求让两只猫单独住)的行为研究了这个问题。我们比较了14对从出生就生活在一起的同胞猫咪与11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猫咪(至少直到它们中的一只一岁多时,它们才生活在一起)。即便在炎热的天气,所有的同胞猫咪也要彼此睡在一起,而我们发现只有5对不相关的猫咪会彼此睡在一起,而且这种情况也只是偶尔发生。许多同胞猫咪都会相互梳洗;而没有血缘关系的对猫则从来不会。几乎所有的同胞猫咪都很乐意一同进食;但我们必须给大部分无血缘关系的猫咪分别或轮流喂食[10]。

    这一研究并没有阐明是否只有同胞猫咪之间才可能彼此友好相处,但这似乎是最为可能的解释。仅仅是因为无血缘关系的猫咪之间的年龄差距才使得它们彼此不太友好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如果一只小猫是和它的母亲而不是与其他小猫一直生活在一起的话,那么妈妈和小猫通常会一直维持伙伴关系。然而,科学家们还没有调查出同胞猫咪是否能够识别出彼此间的血缘关系,比如,将它们分开然后在几个月后重新放在一起(就像狗那样),或者猫咪是否使用一种简单的爪子规则,尝试与任何从出生后第二个月(这时正处于社会化期之中)起就持续生活在一起的猫咪保持友谊关系。

    与大多数在家里出生的小猫不同,野生小猫可以不断与它们的同胞以及附近的其他小猫进行交流,至少要到它们6个月大时。大多数在户外出生的小猫都生于春天。到秋天时,它们的妈妈会与它的雄性后代断绝一切联系,并会主动将它们赶走,这是防止近亲交配的一个明智之举。到了那时,小猫已经获得了许多学习怎样为猫的机会,而同一年龄的宠物猫则通常没有这样的机会。另一方面,雌性小猫在它们几岁前一般都不会离开它们的出生地,因此它们拥有更多余地来学习猫科动物的社交礼仪。

    我们通常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小猫对伙伴的选择也有相应的区别。随着它们的成长,野生雄性小猫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同窝的兄弟们在一起。它们很少会与不同窝的小猫接触,即便是那些与它们有血缘关系的。在任何一年,大多数在同个野生群落中出生的多窝小猫都将是堂兄妹或堂堂兄妹。公猫,假设它们没有被进行绝育手术,则注定要过孤独的生活,当它们达到成熟期,就必须与其他雄性一同竞争来吸引雌性的注意了。雌性野生小猫最初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它们的同胞姐妹一同度过的,但几个月后它们将可能定期与它们的阿姨以及其他雌性亲戚的小猫进行互动。